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成功举办2025年血液病诊治新进展会议(—)
盛夏时节,万物竞发。2025年7月25日,由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办的“2025年血液病诊治新进展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血液科主任主鸿鹄教授为打造高质量学术盛宴,邀请的讲者均是在血液学顶刊以上权威期刊发表过学术成果、并在专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者。交流围绕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的最新诊治进展展开深入探讨。这场学术盛会,既是观点的交锋,更是远见的凝聚。
开幕式:群贤毕至启新篇
大会伊始,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副主任高文教授作为开场主持,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同道致以诚挚的欢迎与感谢。
随后,在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陈文明教授及主鸿鹄教授的联合致辞中,本次盛会正式拉开帷幕。
展开全文
与会专家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对中国血液学的贡献,陈文明教授和主鸿鹄教授在多发性骨髓瘤及白血病诊疗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特别肯定了他们在临床研究与治疗创新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专家们立足学科前沿,深入分析了当前血液病诊疗面临的核心挑战,包括疾病异质性、耐药机制及个体化治疗等关键问题,同时展望了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前沿技术带来的新机遇。
学术盛宴:前沿探索展新思
首场学术报告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精彩呈现《CAR-T细胞治疗研究与转化进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胡建达教授共同主持首场环节。作为开场学术环节的重磅内容,黄教授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团队在CAR-T细胞治疗血液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解析了CAR-T技术在血液肿瘤中的未来方向,为与会专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学术参考!
随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王前飞教授带来了题为《白血病耐药的细胞克隆结构及其可塑性》的专题报告。由北大医院的董玉君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菲教授联合主持,在报告中,王教授详细介绍了团队在维奈克拉+阿扎胞苷方案联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方面的机制探索工作,为该新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之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苏宁教授发表了题为《AML诱导方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专题报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振宇教授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李乃农教授主持,来自陈教授系统性地回顾了AML诱导治疗方案的发展历程,重点分享了该院在AML诊疗领域的创新性探索,并对AML治疗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前瞻性见解。
会议的第四场及第五场报告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团队的两位杰出中青年专家——钱鹏旭教授和肖刚教授联袂呈现。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常春康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昱教授联合主持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钱鹏旭教授以《AML新靶点发现和精准治疗》为题,系统阐述了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存在的问题,并分享了团队最新的高质量研究。
在中日友好医院李振玲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景红梅教授联合主持下,肖刚教授则围绕《B-ALL分子遗传学异常与精准分型》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分子特征及团队的高质量研究。两位教授的报告充分展现了浙江大学团队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既有基础研究的深度,又具备临床转化的实用价值。
会议的第六场报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的武林杰教授带来了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多组学研究》的专题报告。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童向民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利教授联合主持,作为我国血液系统疾病多组学研究的青年才俊,武教授系统性地展示了其团队在AML分子分型和精准治疗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武教授特别阐述了"临床-组学-实验-临床"的闭环研究理念:"我们的研究始终坚持从临床问题出发,通过多组学技术提出科学假设,再经严格的实验验证,最终服务于临床诊疗实践。
大会的专题报告由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赵明峰教授进行,题目为《引领变革盐酸阿思尼布片开启CML一线治疗新纪元》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松福教授、航天中心医院王静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晶石教授的联合主持
会议压轴报告由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主鸿鹄教授进行,题目为《急性白血病的新方案探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中兴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王旖旎教授担任主持,主鸿鹄教授回顾了人类认识白血病的200年的发展史,直面白血病目前的严峻现状,在真实世界中白血病人中最后能从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根治的不足7%,强调了探索以靶向免疫治疗为新方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回顾了自己团队近20年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1)创立了“APL的家庭口服无化疗新方案”,根治率95%以上,已经连续十年成为中国APL指南的一线推荐方案;(2)创立了“Ph+ ALL的口服无化疗诱导和巩固新方案”,缓解率提高到接近100%;(3)创立了“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建立了DAV新方案”,缓解率高达91%;(4)创立了“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VAG新方案”,缓解率达到80%以上。在上述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领先地位。
会议最后,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主鸿鹄教授总结指出:本次会议充分展现了我国血液病学研究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部分"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期待通过多中心协作,加速创新成果的临床转化,共同推动中国血液病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供稿:史庭
编辑:黄乐富 王国蓉 杨光忠
审核:主鸿鹄
朝医血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是国内知名的血液病中心、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北京多发性骨髓瘤医疗研究中心。科室人才梯队配置合理,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0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9名,医生38人,90%以上取得博士学位。主鸿鹄教授担任科主任。
科室诊疗特色鲜明,以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淋巴瘤为重点。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针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专项研究,获得国家及省市科研课题多项,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及共识,积极推动国内骨髓瘤的规范化诊疗,是国内极负盛名的骨髓瘤诊疗中心,在骨髓瘤诊疗方面处于国内较为领先地位,并与欧美等国家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陈文明教授作为中国骨髓瘤领军人物荣获亚洲骨髓瘤网络(AMN)“杰出服务奖”(2024年)。
白血病和淋巴瘤亚专科特色鲜明,学科带头人、科主任主鸿鹄教授在国际上首创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家庭口服治疗新模式”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一线诱导DAV新方案”,目前聚焦在采用国际最新的技术手段、以靶向口服药物和免疫治疗为引领,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成为国内老年白血病和复发难治白血病患者首选的治疗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
科室科研实力较强,拥有博士/硕士生导师5人,目前在站博士后7名,在读博士生8名。2024年我科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北京市扬帆计划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博新计划2项、国家博后面上项目2项、北京市博后基金7项、北京市海聚人才1人、北京市培育人才1人、首都医科大学卓越博后计划2人,获批科研经费逾1000万元。目前现有科研经费4000余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