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冀林华:专研血液病,为血液病患者撑起“保护伞”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冀林华自2019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以来,以深厚的学识、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倾力组建血液病专科,为饱受血液疾病困扰的患者,撑起了一把坚实可靠的生命“保护伞”。
医德为伞骨,筑牢信任根基
“医者仁心,德行为先,是撑起患者信任的伞骨。”冀林华始终将医德医风建设视为科室立身之本。她带领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院的法规规章,不断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本着医者以德为先的原则,廉洁行医,落实“九不准”原则,近6年收到锦旗10余幅,口头表扬100余次。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冀林华积极参与花都区名医工作室工作,定期前往花都区天贵社区医院开展临床诊疗与教学指导,并多次组织参与义诊活动,面向群众普及地中海贫血等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曾获评“花都区最美学科带头人”称号,并受聘为广州市心连心地贫服务中心专家顾问团成员。
育才为伞柄,深耕学科内涵
“人才如伞之柄,是撑起学科高度与未来的关键支点。”冀林华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科室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学科带头人,她躬身医学教育一线,精心搭建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近10余年来,累计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17名(含1名外籍学生)、博士研究生1名。凭借优异的教学实力,她于2023年、2024年先后获批成为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展开全文
精术为伞面,全力守护健康
“创新技术如伞之面,不断延展,方能守护更多生命。”冀林华对此深信不疑。她明白,只有医术持续精进,才能为患者带来更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为血液内科主任,冀林华积极推动新技术落地:血细胞分离机的临床应用为急性高危血液病患者提供急救支持,显著提升治疗水平与患者预后;她通过强化与医学检验科、病理科的协作提升诊断精度,同时推动配备化疗洁净床,进一步优化整体治疗效果。此外,她带领团队收治各类血液病及疑难病例,其中CD型患者占比超99%,实现了危重抢救成功率高、人均住院日缩短、治愈好转率提升的多重成效。
在技术拓展领域,冀林华带领团队广泛开展血细胞去除术:血小板去除术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治疗,白细胞去除术应用于高白细胞血液恶性肿瘤急救,红细胞去除术针对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同时开展胸骨骨髓穿刺术,为血液病诊断提供关键支持。凭借突出的诊疗能力与服务质量,科室多次获评“优质服务科室”,并加入华南再生障碍性贫血专病联盟、CART治疗联盟,持续提升学科影响力。
2023年,一名同时罹患罕见基因GATA2缺陷病、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复杂重症患者就诊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冀林华迅速牵头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针对患者多重病症交织的疑难病情展开深入研讨。
在治疗过程中,她带领团队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多次优化调整治疗方案,经过持续精心救治,患者病情逐步趋于稳定,体温恢复正常,皮肤感染症状显著改善,精神与食欲明显好转并出院。
从医感言
三十载医路无悔,以心为灯护生命,仁心济世守担当。
专家简介
冀林华 主任医师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 血液内科主任
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血液病专业博士学位,为省级“优秀技术人才”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
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血液肿瘤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血液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社会任职。
从事血液病诊疗领域30余年,擅长贫血、急慢性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及出血性疾病诊治。
学术成果丰硕,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参编专著4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持及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项目;3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12项达“国内领先”。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7名、博士研究生1名,目前带教南方医科大学在读硕士1名。
文|王沫依 吴嘉敏 刘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