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1234”赋能老年助餐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大明
2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南省“实事惠民生聚力谋出彩”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发布会,介绍2024年省重点民生实事“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项目的完成情况。发布会上,平顶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鹏鹏在答记者问中介绍了该市养老助餐“一带”“两化”“三不”“四模式”的“1234”工作思路。
“一带”是以社区助餐带动老年助餐,积极引导提供助餐服务的主体把生意做到群众家门口,扩大覆盖面。
“两化”即社会化和市场化,统筹企业、爱心人士、社会组织等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并引入市场机制,提供多样化产品。
“三不”是不新建、不自营、不兜底。“不新建”是指建设老年助餐场所要因需而建,力戒形式主义。“不自营”是指政府不直接运营,让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不兜底”是指不搞“老人就餐免费”,也不为企业经营兜底,倡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有偿服务,民政部门结合实际给予差异化补贴。
“四模式”,是指通过养老服务机构助餐、社会餐饮企业助餐、“中央厨房+站点”配餐和“邻里互助、慈善助力”四种助餐模式,灵活解决老年人用餐需求。
李鹏鹏介绍,平顶山市对持续运营、社会反响良好的每个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补助,同时优中选优,对20家老年食堂额外予以10万元奖励;对主城区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及纳入低保范围的80岁以上老年人,按照每人每餐5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每月最高补助150元。此外,当地支持无偿利用公共服务用房、农村集体房产开展助餐服务,鼓励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对承租其房产开展助餐服务的主体给予租金减免优惠等。
2024年,平顶山市建成老年助餐场所445个,并形成了5种代表性业态,包括以新华区香山大酒店为代表的“老年自助餐”,以卫东区智慧养老中心为代表的“养生餐”,以新华区知味苑酒店为代表的“点餐”,以湛河区“撒欢猪”包子铺为代表的连锁助餐,以郏县李口镇白龙庙村幸福院为代表的“邻里互助、慈善助力”等。
“2025年,平顶山市计划新建老年助餐场所200个。”李鹏鹏表示,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可持续运营能力,让广大老年人享受更高水平的幸福“食”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