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开展“扬州是个‘好地方’”系列本土教学
在3月开班的扬州市委党校春季学期主体班课堂上,学员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套《扬州是个“好地方”》系列教材。“这几本书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扬州的殷殷嘱托,系统梳理了近几年来扬州的发展变化,看后让我很受触动,市委、市政府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韧劲,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才有了今天扬州的焕然一新。”正在市委党校培训的乡科一班学员、高邮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郑舟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扬州市委组织部紧扣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需要,开展“扬州是个‘好地方’”系列本土教学,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为“好地方”锻造了一支堪当重任的“好队伍”。
1套特色教材:构建“好地方”的理论支撑
扬州市委组织部组织专业力量编印了“扬州是个‘好地方’”系列本土特色培训教材。编著《扬州是个“好地方”——中国式现代化的扬州故事》,讲述了扬州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建设、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等生动故事;选取了68处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基地,编写了《初心之旅——扬州红色教育基地指南》;精选了40篇扬州革命烈士故事,编写了《初心之铭——扬州红色人物故事》;走访了80个具有代表性的扬州红色地名,编写了《初心之志——扬州红色村镇故事》,深度阐释了“好地方”好在何处、为什么好,怎样才能“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50门精品课程:提升“好地方”的育人质量
紧扣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的现实需要,扬州市委组织部牵头实施了“好地方”精品课程开发行动,集中权威力量、优质师资,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提升等类别为主要内容,开发具有扬州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持续打磨推敲,不断丰富形式,组织开展评审,经过几轮筛选,《沿湖村的“蝶变”之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打造“好地方”扬州的致富河、幸福河》《小社区书写大文章——好地方的“五好工作法”》等50门本土化精品课程脱颖而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的蝶变之路》被评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精品课程。
10条研学线路:拓展“好地方”的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点是各级干部进行现场学习、调研和实践的“第二课堂”。近期,电视剧《六姊妹》在央视热播,引发了安徽淮南与扬州市江都区的文化共鸣,淮南市田家庵区党政代表团特地到江都考察访问,沿着扬州市的“好地方”精品研学线路,在江都水利枢纽开展了实境课堂的观摩学习。
2022年,扬州市委组织部发布了“领袖足迹”“水韵扬州”“红色传承”等10条“好地方”干部教育培训精品研学线路。经过两年多的更新完善,10条线路涵盖了爱国主义、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多方面教学内容,包含了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58个现场教学点,真正将课堂教学延伸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沿,引导广大干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近年来,10条线路已承接各类培训班次1350多个,培训人数超9.8万人次,真正为“好地方”搭建了实地教学的“好课堂”。 扬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