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拘留强威慑 163万履行完毕
“法官,我想帮干某还清欠款,能不能提前放他出来。”1月13日,开发区法院依法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干某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后,其家属主动联系法官履行还款义务。
顾某与干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法院判决生效,但干某未履行义务,顾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依法向干某送达相关执行法律文书,督促其履行裁判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干某均不予理睬,还与法院玩起了“躲猫猫”。
执行过程
“你好,我们发现干某的踪迹了,你们快来。”2025年1月13日清晨,申请执行人顾某电话联系法官,表示找到了干某,并将干某带到了就近派出所,请求法院出警。承办法官立即带队出发。
干某被带到法院后,表示当日无法筹措到足额款项,今年也无法还款,请求法院宽限时间。针对此情况,执行法官依法对干某进行搜查,并查阅其所用微信账户的流水,发现干某在未履行义务的同时,使用非其本人信息注册的微信,且有多笔消费。
依法拘留
展开全文
申请执行人顾某亦明确向法院表示:被执行人的行为令人无法相信,不同意任何形式的协商,坚持要求法院采取强制措施。在此情况下,法院决定对干某采取司法拘留14日的措施,并告知其逃避债务不是出路,积极筹钱还款才是正途。
解除拘留
干某被拘留后才恍然明白法院是“动真格”了,积极与家属联系筹措款项。2025年1月17日晚,干某母亲筹措到了款项,申请执行人顾某同意先对干某提前解除拘留。
转账凭证
当夜,干某母亲将本案所涉全部款项及执行费全部履行完毕,顾某向本院申请结案。
在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执行局始终对规避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开发区法院在此奉劝被执行人抓紧时间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法律义务东躲西藏、逃避履行不是长久之计。切勿心存侥幸,以身试法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供稿丨执行局 陈易成、杜谅/图文)
编辑:李小环
评论